查看原文
其他

“鸡汤”为什么有毒?都没活明白,凭什么难得糊涂

高树 高树在远山 2023-08-25

我是一个律师,也是一个标准的诗人。为什么说我是一个标准的诗人?因为我的诗既飞扬又干净,既简单又厚实,能写到你的心里,又没有侵略性,最重要的是不无病呻吟,不酸腐陈旧,不人云亦云,不俗套。这几点实在太重要了,我的诗用的词和字都比较好看,很生动,并且都是自己的语言,简单饱满而深长。


标准的诗人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特别反感“心灵鸡汤”。刚好是端午小长假,趁着空闲时间,今天我想和大家就律师行业内“心灵鸡汤“流行的现象简单聊一聊,给大家的假日时光增添一些乐趣、启发一些思考。


在我看来,“心灵鸡汤”是一些很懒的人用来糊弄另一些更懒的人的汤汤水水,一杯白开水,加点糖分,特别解渴。要是加点蜂蜜什么的,就直接上瘾了。给的人省事,喝的人开心,不用思考,不用工艺流程,材料也是现成的,虽没什么内容,没什么新意,没什么建设性,但皆大欢喜。


1


我观察了一下,很多“心灵鸡汤”都来自于古人说的一些话,或者一些典故,而有些是对古语和典故的曲解。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重视。一方面我们对传统文化越来越疏离,另一方面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曲解、误解越来越深入,以至成为了约定俗成、大家都习以为常、深信不疑的“心灵鸡汤”了


举几个例子,“女子无才便是德”什么意思大家知道吧?古人讲的不是大家现在理解的意思,用现代的话讲,“无”不是量词,而是一个动词,“以为无”,有才华、聪明,但自以为“无”,表示女子的收敛和谦逊,这才是“德”。可是这句话让古往今来多少有才华、冰雪聪明的女子饱受委屈,又让多少懒女心安理得,害人吧?“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我们怎么理解的?我说古人语文再不济,也不至于用“不狠毒”来对“器量小”吧,这个“毒”是指“度”,大度高远,才是一个大丈夫的样子。可就这句话,让多少本可以成为英雄的人物沦落为匪盗之辈。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多么恶狠狠的“心灵鸡汤”!古人不可能这样来教化他们的后代的。那个“为”字是“修为”之意,往深一点说,就是”敬畏“、“管控“之意。它的真正意思是说,你若不好好管控自己,造化自己,天地都容不了你。你看这句”心灵鸡汤“让多少本怀善念的人变成了贪欲横流、狂悖乱世之徒,为祸不可谓不小矣。当然有些用语用典本身也有问题,比如”金钱如粪土,仁义值千金“,这个句子本来要说的是,金钱就像粪土一样,仁义才是真正至高无上的。可经这么一表述,就直接变成了仁义也不过是金钱粪土了,这真是典型的误打误撞。


最大的误解,甚至形成一种文化误伤,其中最受误解的莫过于对老子及其学说的理解了。老子是个贵族,生活很安逸,但他处的时代,盗寇兴起,欺诈当道,而且这些骗子盗贼屡屡得手,活得都不错,这让作为普罗大众的老百姓不干了,要么见样学样,要么造反起义,治安不固,社会面临动荡。这个时候老子急了,我相信他的本意是出于苍生之念,他要安抚这些受苦受难而又老老实实的人,他告诉人们,你们不要怕吃亏,吃亏是福,你是什么样子的人就做什么样的人吧(道)。你按照社会的要求和你的良知坚持做好你自己(德),这对你来说才是真正的幸福。你看老子这是多么良善的初衷,并且最后还形成了一套哲学,成了治国安民的哲学体系,非常好。可是后人偏不把这套理论当作一套深邃的哲学来看,而硬是把它演绎成一碗一碗的“心灵鸡汤”,里面有糖有味精,就是没有真正的“鸡”


2


我这里又要举例子了,举什么呢?“难得糊涂”这句话,虽然不是出自老子之口,但在老子的语义中很容易演绎出这句话,但这句话的本意是世界万事万物各有本份,每个人各行其道,对于不在你道上,不是你本份的那些事,你不要抓住不放,就算是你份内之利,你也要从长远着想。哲学语义中包含了人对世界的认知中,关于“有”和“无”、“知”和“不知”的转换关系,这很接近于和老子生在同一年代——西哲苏格拉底的主张,即人对世界所知有限,人在有限的“知”面前,基本就是“无知”的,因此事关生死利害这些问题上,人应该放下,至少应该淡然一些。



老子语义中的“难得糊涂”和苏氏哲学主张的共同特点不是“糊涂”,而是关乎人的认知能力的另一种特别提醒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因为你胸怀世界,所以要放下自己,因为所知有限,所以不要执念于己,更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


你看这是多么开阔的哲学思想啊,可是到了后世人们的心目中,变成什么了呢?变成了凡事不讲原则,得过且过,“痛饮狂歌空度日”,稀里糊涂过一生的人生信条。懒懒散散、浑浑噩噩、颓废沉沦,甚至作奸犯科、集体下水都有了冠冕堂皇的借口和理由。经历了一些世事的人说“难得糊涂”尚情有可原,但一些所谓的“后浪”也动不动“难得糊涂”就很让人费解。你压根就没活明白,哪有什么资格去“难得糊涂”啊?对人生根本就没开始,或者打开后的人生已经是不明不白,难道还不够“糊涂”吗?电影《等风来》里面有一句刻薄而清醒的台词:“还没高调的资格呢,就囔囔着低调,还没活明白呢,就开始要去伪存真,这是一种最损人不利己的行为。自己活得假,别人看着特别的累”说的也在理。


谈到这里,又忍不住要说到和“难得糊涂”特别接近的一句“心灵鸡汤”,这句话就是“平平淡淡才是真”,这句话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几乎是所有的场合,只要谈到人生际遇和成败进退,你都有可能面对一个人或者一群人提起这句话,特别是关于成败进退的一些争论,双方争得面红耳赤,这个时候从角落里冒出一句“平平淡淡才是真”,这场争论立马降温,在场的人都各自偃旗息鼓。


按照世事规律,本来这句话由阅历深的人来说,或许也可以理解,可偏偏在许多年轻人那里也大有市场。朴树的《平凡之路》刚发布的时候,引起了以“80后”为主的男女青年们莫名其妙的集体感动,数以万计的年轻灵魂仿佛从中得到了似是而非的某种升华,因而手舞足蹈,如醉如痴。可这首歌讲什么呢?“我曾经拥有着的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的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这歌词其实不难懂,直白一点就是说:“大爷我什么珍馐美味都吃过啦,一碗白粥才真正鲜美;兄弟我海市蜃楼都住过了,哪比得上我家茅草屋半间?”


我想来想去就想不明白,有几个人吃过珍馐美味,又有几个人住过海市蜃楼,凭什么说白粥更好喝,茅屋会更舒坦?又为什么有这么多年轻人对这些似是而非的”鸡汤“如此如醉如痴?

 

3


世界有时就是如此奇怪,成功的人都在诉苦、谈进取。前些时网上传“不知妻美刘强东,普通家庭马化腾,悔创阿里杰克马,一无所有王健林,下周回国贾跃亭,名下无房潘石屹,顺便赚钱丁三石,顺丰不快王卫兄…”这些听起来似乎有点矫情,有点象晋惠帝当年面对饥民问“何不食肉糜”的况味,也有点像戏里的台词,但我想其中大多数人所言代表了一种进取之心。这不奇怪,在任何时代,进取都是成功的前提,他们能成功,就表明他们的进取之心和进取之道高于常人。成功之人的进取惯性一般而言不可能戛然而止,但按理说这些不平凡的人是有资格谈平凡的,“平平淡淡才是真”从他们口中说出来是有内容和深意的,但奇怪的是他们这些不平凡的人不说这个,越平凡的、平淡无奇的人们却争前恐后的叫着喊着,个中滋味着实让人大为不解。



前段时间华商一百多名青年律师开了个专题研讨会,请我讲个话,我就谈到这个现象。我说大家看啊,国际国内那些大牌律所和大牌律师们都在你追我赶,可是我们中间一些年轻人还在讲要活得轻松,要活得“平平淡淡才是真”。我指着前排的几个年轻律师问:”你觉得还不够平淡吗?还不够真实吗?那么要怎样的平淡才配得上你的真实呢“话音一落,大家都笑了,我说这就对了啊,和优秀成功的律师相比,我们除了平淡和真实,还有什么呢?我们早就不缺平淡了,平淡到如此真实,也到了该想想什么是不平淡了吧


我在会上还举了个有点刻薄的例子。有一次我和一个老律师谈话,我说我们这代人肩上还有使命,还得进取。没想到他生气的对我说,别和我谈什么使命和进取,我已老了啊!望着他还未到耳顺之年的面孔,我说了一句:问题是,你年轻的时候又行过吗?


话不好听,但我认为值得包括我本人在内的大家想想,尤其是年轻的律师同行们。


 (2020年6月25日写于深圳)

 


作者:高树

华商律师事务所主任,首席合伙人



简介

   现任中华全国律协理事,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副理事长,深圳前海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合会执行会会长,《深圳特区报》特约评论员,深圳报业集团深新传播智库首批高级专家。曾任第四、第五届深圳律师协会副会长,第九届深圳律师协会会长,第四、第五届深圳市政协委员、市政协社会法制与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   出版文集《沿着法治的方向》(法律出版社)、《律师的荣耀:理想与实践》(法律出版社)、长篇小说《拒绝辩护》(陕西人民出版社)、诗集《苍天瘦》(岭南美术出版社)、诗集《树对风的回忆》(海天出版社)、《我们如此深爱》(海天出版社)。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学术成果获得中央党校社科论文一等奖和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